为什么很多高智商的名牌大学生,毕业后却混得很不好?

昨天半夜刷微博的时候,看到好几个前来咨询的案例,突然有点难过,就睡不着了。

很多职场新人,明明有很好的学历,很好的能力,但是经过几年职场之后,却变得非常失败,既晋升无望,又无法转型,一辈子被困死在底层岗位,内心充满对未来的迷茫和被裁的恐惧,浑浑噩噩的混日子。

于是我开始思考,到底是什么决定一个新人,在职场能够走向成功。

刚开始,我以为是新人自身的原因,即内因。

但是我仔细研究发现,这些新人,无论是智商能力还是勤奋努力,都无可挑剔,甚至996都没有问题。

那真正决定他们命运的,就只能是外因了,即他们进入的职场环境。

一个人的职场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刚毕业后1—3年的初始期,中间5-8年的成长期,最后进入飞跃期。

这其中,最关键的是毕业后1-3年的初始期,而最重要的则是中间5-8年的成长期。

刚毕业1-3年的初始期,是新人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士转变的过渡期。

这期间,新人不太可能取得耀眼的成就,但这段时间对新人非常重要。新人的行业选择、职场价值观的形成、职场思维的养成,都是处在这一阶段。

可以说,这是一次人的新生。

新人在这段时间内,主要就是学习,不断的从周围学习和吸收初步的职场知识,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,为将来的职场转变打好基础。

这一阶段,对天赋比较好的人来说,大概一年就够了。像我这样天赋比较差的,则至少需要三年。

接下来的5-8年成长期,是职场人士的起飞阶段。

在成长期内,职场人士用已经学会的东西,去解决实际问题,处理业务项目,与他人完成协作,最终实现项目的顺利完成,成为团队骨干。

在这一阶段,职场人士基本上是一边学习,努力将各种职场技能练熟,一边不断学习新的知识,提升自己的格局眼界。

到了8年后的飞跃期,职场人士的各种技能已经十分熟练,行业观点和思考方法也趋于固定。

这时候的职场人士开始独当一面,成为团队的领袖。因此,他需要将自己的职场经验,传递给新人,从而完成团队的打造,独立负责项目的完成。

整个职场晋升的过程,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。如果哪一环节出了问题,就会导致职场晋升受阻。

而整个晋升的基础,就是最开始刚毕业1-3年的初始期,所以它最为关键。

在初始期内,要想获得一个良好的结果,有两个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:

1,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。

2,优质的耐心指导老师。

职场学习,跟在校学习,虽然内容方式大相径庭,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。

都需要由老师给出前进方向,让新人去尝试和摸索。在新人摸索的过程中,老师负责耐心的讲解和纠偏,帮助新人充分理解。

两个水平相当的新人,遇见不同领路上司,将来的职场发展,是绝对完全不同的。

遇到一个水平高超的上司,三五年内就能摸清行业的发展规律,熟练掌握各种职场技能,成为业务主干。遇到一个水平糟糕的上司,只会迷茫混日子,成天被各种谩骂,对自己彻底丧失信心,变成一个废人。

因此,在职场的初始期,一定要认真筛选自己的上司。

面试的时候,不要抱着一种抢救命稻草的心态,觉得只要是个公司愿意要,就立马赶紧去。

否则你可能得到的只是一份月薪三千的廉价薪水,但失去的是人生的进阶机会。

所以,一定要多面试。

为的不是找到一份光鲜亮丽的好工作,而是要选择一个踏实靠谱的好上司。他才是真正能够决定你未来职场之路的人。

很多头顶名校光环,进入全球500强企业的精英们,到最后混的一塌糊涂,就是因为他们违背这条法则,而去盲目相信什么科学的管理流程。

很多大公司,都有管培生制度。

他们说的非常好听,为了让新人将来能够管理各种相关部门,所以新人刚入职的前几年,要实行轮岗制度。

其实就是每个部门待几天,充当廉价劳动力。

这样的制度之下,何谈职场领路人?

新人只能被动接受安排和调动,根本没有任何选择和发言的权利。在关键的三年初始期内,除了顶着一个好听的公司名字,什么系统的职场方法论都学不下。

那大公司的无限风光,跟你一个底层小卒,又有什么关系?

很多名校精英,就是这样被练废掉的。

很幸运的是,在当今互联网时代,优秀的职场新人有了新的选择。

上世纪90年代,人人都以能进入外企为荣,那时候大家都羡慕外企的光鲜亮丽,收入还高。

但进入互联网时代后,情况就改变了。很多初创的小公司,因为能拿到风险投资,所以开出的薪水毫不逊色,甚至还给期权。

更重要的是,虽然公司很小,但上司却有真才实学。

新人一旦进入,就能直接接触核心业务,在导师手把手教导下,快速成长,远比成为职场螺丝钉要强得多。而且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大,将来自然就会有独当一面的机会。

盲目信奉大公司的时代,早就过去了。

那是不是赶紧都去加入小公司呢?

不是。

因为虽然有很多优质的初创型公司,但也有很多垃圾小公司。如果不幸进入到此类公司,那会比进入到大公司,还要糟糕一百倍。

我只是想十分诚恳的告诉你:

1,不能确定岗位,不能确定导师的工作,统统都是垃圾,除非你本身很强,否则不要跳火坑,

2,面试时候,不要看公司,不要看级别,只要看导师能力。

花点时间,去了解导师过去的小历史,成绩,气场契合度,是否match,耐心,以及他的教人培训规划和周期,乃至考核标准。这非常重要。

要始终牢记一个原则:

刚开始混职场,跟对人,才是最重要的。

本站代码仅做测试使用,商用清购买正版!发布者:dragonner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iho.info/other/742.html

(0)
上一篇 2019年7月1日 下午4:37
下一篇 2019年7月1日 下午4:52

相关推荐

  • 性价比开局的Redmi,迈进高端机市场怼上荣耀

    卢伟冰接手Redmi刚好半年。 这位金立集团前总裁从1月初就任小米担任副总裁、Redmi总经理。此后,Redmi从小米品牌接过性价比的大旗,发布了Note 7系列和Redmi 7系列,售价最高的Note 7 Pro也仅有1599元,但此后的K20系列上探到2999元,可谓非常大胆。 其中,K20起售价1999元可以认为是常规提升,但K20 Pro起售价249…

    2019年7月1日
    8700
  • 资源号为何频频“迁移”:买卖趁早粉丝不少

    “因运营需要,您所关注的公众号XXXX将进行账号迁移。” 这一阵子在和一些媒体朋友交流时,不少人都聊起自己平时关注的公众号,似乎频频出现账号“集中”迁移的情况。其中有一些是他们关注了好几年,用于下载、抢看最新电影资源,以及下载“路边”音乐专辑的资源号。 还有一位朋友指出,有两个订阅很久的分享职场干货、提供简历诊断的功能号,也都突然间账号迁移。而迁移的目标公号…

    2019年7月1日
    11000
  • 时隔2.5亿年,地球生物再次进入“大灭绝”

    在地球数十亿年的历史当中,物种灭绝的阴云曾多次笼罩地球上的动植物。在2.5亿年前被称为“大灭绝”的事件中,96%的海洋物种永远地消失了。 当前,同样的危机又一次出现在地平线上。上周,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平台(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-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…

    2019年7月2日
    12200
  • 科学发现:过度养生并不好,保留点“坏习惯”更有益健康

    想象一下,如果某天突然你的主治医生告诉你马上停药,而且最近不要过来复查了,你可能会大惑不解。如果她接着告诉你,可以吃点巧克力,吃点垃圾食品,喝喝啤酒或者红酒,或者喝点咖啡,你甚至会对她的专业能力产生怀疑。但是,事实上她可能正在做一件很少有医生在做的事情: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给患者建议。 如今,人们听到的很多关于健康的建议都不是基于最新的研究,而是基于错误的信息…

    2019年7月1日
    22100
  • 毕业季租房,你要避开的那些坑

    6月,是一个分离的季节,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,除了要面临离开“象牙塔”走向社会这个挑战之外,独立生活亦是人生中的重要开始,而开始新生活的第一站便是租房。 据教育部统计,2019年高校毕业生达843万,除一小部分家庭生活水平很高,毕业之后便考虑买房以外,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的仍是租房。虽然目前租房环境和找房便利度比之前已有很大改善,但租房路上的“坑”还是不少…

    2019年7月1日
    9600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
联系我们

400-800-88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dragonner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